我們在媒體上、電視上經常能看到或者聽到白領、藍領、金領這樣的稱謂,在職場上人們也習慣了用“領子”的顏色來劃分不同的人群,從位高權重的總經理,到出入豪華商務中心的文職人員,直到操作機械的普通工人,領子的色彩也詮釋著職業新概念。那么,白領、藍領、金領為什么會成為不同職業、不同收入人群的代名詞呢?原來,這還真的跟他們的領子顏色有關,準確來講就是跟他們穿的工作服有關。
這幾個詞最早來自西方國家,在西方的報刊媒體上,常常會出現“藍領工人”、“白領工人”。此處的“工人”英文原詞為“ worker”,與我們中國漢語中的“工人”意思并不完全相同。這里的“ worker”譯為“職工”更為貼切。白領、藍領、金領這幾個詞出現的時間并不一樣,我們就按時間順序給大家介紹一下。
最早出現的是“白領”一詞。“白領職工”這一名詞最早出現于20世紀20年代初,它的范圍包括一切受雇于人而領取薪水的非體力勞動者,他們一般工作條件比較整潔,上班時可以穿著白領襯衫并配有西裝領帶,穿著整齊,衣領潔白,因而有“白領職工”之稱。諸如政府公務人員、各種機構里坐辦公室(office)的職員、教師(teacher)、商業銷售人員、企業經營管理人員、工程科研人員等等;這些人的經濟收入和工作條件較好。最先在世界上叫響白領,是美國已故學者米爾斯。1951年,他出版的第一部成名作就叫《白領》。他根據戰后歐美社會結構的變化,宣告:一個新生的中產階級已經悄然降臨世界,其突出象征便是“白領”(White Collar)。所以,這個白領詞匯的來歷跟他們所穿工作服為白色襯衫有很大關系。
“藍領職工”一詞出現較晚,始見于40年代,顯然系仿“白領職工”一詞而創,指的是一切以體力勞動為主的工資收入者,如一般工礦工人、農業工人、建筑工人、碼頭工人、技工技師和倉庫管理員等。他們干活時所著的工作服通常為藍色,故而得名。你去查漢語詞典,給出的解釋就是:某些國家或地區指從事體力勞動的工人,他們勞動時一般穿藍色工作服。所以,這個藍領詞匯的來歷也跟他們所穿工作服為藍色有很大關系。
那么金領一詞又是什么回事呢?難不成他們穿的衣服是金色的?當然不是。金領是相對白領、藍領提出的一個詞匯。金領(Gold-collar worker)的年齡一般在40歲以上,一般是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,在某一行業有所建樹的資深人士,收入一般也比較可觀。金領是社會對這些人的知識結構、公關能力、團隊協調能力、管理經營能力、社會關系資源等綜合素質的認可。一般認為金領不僅是頂尖的管理高手,而且擁有決定白領命運的權力。金領階層一般包括企業高級管理人員、外商駐華機構的中方代表、上了規模的民營公司經理、國企的高層領導等。對金領而言,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的年薪并不是夢,他們擁有豪華的辦公室,高級名車,可以自由地享受生活。這樣的職位,這樣的日子,是任何人都想擁有的,但為什么只有少數人能夠做到?因為金領階層能有這樣的地位,靠的不僅僅是扎實的專業知識,豐富的從業經驗也是他們擁有今天這樣職位的主要因素之一。剛畢業的大學生,哪怕是MBA的畢業生一般也只能做個白領,而不可能做個金領。
由于社會分工越來越細,后來還逐漸出現了“粉領”“灰領”等說話。當然,現在也沒有多少人會用白領、藍領來區分一個人的收入情況了,因為一些在寫字樓里的白領,雖然工作環境比藍領好、工作強度比藍領輕松一些,但是工資收入并沒有比藍領更高,畢竟擁有技術的藍領工人是目前我們國家最缺乏的人才。有些薪水不高的白領自嘲說:發了薪水,交了房租、水電煤氣費,買了油、米和泡面,摸摸口袋剩下的錢,感嘆一聲:唉,這月工資又“白領”了!這樣白領另一層更有意思的含義。
如果你能從藍領晉升到白領,再從白領晉升到金領,那么恭喜你走上了人生巔峰!